可谁曾想,澹台琼这么快就从玉京回来。
这也就罢了,因为老夫人这次来去匆匆,有些反常,紫霄宫那边反而传出一些流,说是老相公出了意外,马上就要咽气,所以老夫人才匆匆赶回云锦山,大掌教也不好挽留,如此云云。
又有一些阴谋猜测,说是张家大宗不欲看到夫人接任天师之位,所以才对老相公动手,意在恐吓夫人,让夫人知难而退。
不少人信以为真,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丧仪的礼金,就等着出大殡了。
更有熟识之人直接登门探病。
这是张拘奇万万没想到的。
齐玄素虽然不喜欢澹台琼,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岳母老夫人还是很有能力,就是心思不往正道上用。张月鹿接任天师的事情说不定会在澹台琼这里迎来一个转机。
不要觉得澹台琼身份低,如今她是大掌教的岳母,人称“老夫人”,又有张家媳妇的身份,成了双方的中间人,那就不低了。从张月鹿成为大掌教夫人的那一刻起,澹台琼也跻身张家高层,她本身就是张家诸老之一。
齐玄素送走澹台琼之后,已经正式回到弥罗宫办公的姚懿又向齐玄素汇报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衙门的问题。
过去的时候,道府不管民生,自然可以修建在高山之上,具体民生问题一般由地方官府衙门负责。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道府与衙门不在一城,比如芦州的怀南府和庐阳府。江南道府也是如此,虽然天心道宫在金陵府的辖境之内,但不在金陵府的府城之内,只是天师坐镇金陵府之后,中军大帐设在了金陵府。齐州道府就更是如此了,总督衙门设在了北海府,可道府却设在三仙岛之一的方丈岛。还有西域道府,道府驻地位于大雪山行宫,西州都护府其实是在楼兰。
现如今道门改编了大量的朝廷官吏和黑衣人,上次改革军制,把黑衣人的问题解决了,等于道门现在拥有两个军事体系,一个是灵官,相当于禁军精锐,再有就是黑衣人,相当于地方部队。
可官吏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各地方官府衙门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定位?是彻底废除?还是变为道府的下属机构?
姚懿把这个问题汇报给齐玄素之后,齐玄素召集了一次议事,参加议事的人除了姚懿之外,还包括慈航真人、张拘成、周梦遥。
讨论的初步结果是,保留原地方官府的架构,不过要改一个名字,不再叫官府或者衙门,改名为同道府,与道府平级,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又要受道府的领导。
也就是一个地方两套班子,道府掌握人事权力,同道府掌握部分财政权力。
道府作为道门的执政机构,代表道门进行各项工作。
同道府则是该地方的行政管理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履行职责。
产生机制也不同。
道府其成员由上级议事推荐,通过道府大议选举,并由紫微堂最终确认决定,最高领导职务是掌府真人,必须由道士担任。
同道府成员则主要由本地三教议事选举产生,最高领导职务为同道府掌府,可以是道士出任,在极个别情况下,也可以是儒门之人担任,或者是佛门之人担任。
至于三教议事,共分四级,从对应金阙一级,到对应道府大议一级,一直到府县的道观一级,区别于只有道门之人参与的道府大议,三教议事允许儒门之人、佛门之人、地方豪强参与其中。
这与齐玄素的金阙改制是相辅相成的,你不给这些人上升的出路,他们便要造反,为了降低统治成本,道门不得不团结一部分人,让他们参政议政,故而在此之外开辟出一个三教议事。
其实这个工作也不是今日开始的,从玄圣时期就讲三教合一,齐玄素不过重新拾起来了而已,而且是在道门领导下的三教合一,这一点不能动摇。
本质上还是金阙议事占据了主导,因为同道府受道府领导,道府向金阙负责。
在齐玄素的设想中,包括平章大真人和参知真人在内,金阙成员最终会增加到一百零八人,这些人由道堂大议、道府大议、道宫大议等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这一百零八人再通过金阙大议选出金阙中枢议事。
最终金阙中枢议事选出大掌教、最高议事,最高议事在不召开金阙大议期间,代为行使金阙职权。
a
可谁曾想,澹台琼这么快就从玉京回来。
这也就罢了,因为老夫人这次来去匆匆,有些反常,紫霄宫那边反而传出一些流,说是老相公出了意外,马上就要咽气,所以老夫人才匆匆赶回云锦山,大掌教也不好挽留,如此云云。
又有一些阴谋猜测,说是张家大宗不欲看